最新公告
  • 欢迎您光临范文专家站,一个优质的范文模板文案基地。欢迎加入VIP
  • 常见天气系统之一-气旋与反气旋系统的教学设计(常见天气系统的变化过程)

    正文概述    2025-03-23 17:58:19  

   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,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,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。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常见天气系统之一-气旋与反气旋系统的教学设计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
    教学目标:

    1、知识与技能

    理解气旋与反气旋,高压与低压天气系统的特点和概念辨析。

    2、过程与方法

    通过简易天气图的阅读,分析气旋与反气旋,高压与低压天气系统的特点。

    3、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

   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,培养学以致用、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。

    教学重点、难点:

    绘制简易气旋与反气旋,高压与低压天气系统图,并分析其特点。

    学习者特征:

    高一新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,可以开展自主学习。

    教学方法及策略:

    自学辅导法,小组合作学习法

    教学媒体:

    版图

    教学实施:

    情景创设:投影图片

    小组观察交流:

    ①台风发生的季节和区域

    ②台风四周的气流如何运动的?为什么?台风眼处的天气特征如何?为什么?

    ③联系已有知识,思考台风会带来什么影响?

    ④阅读课本,把上图中的台风卫星图绘制成简易的示意图。(让2位学生上台绘制)

    教师精讲:

    评析学生绘制在黑板上的示意图(展示分析思路和角度,起到示范作用),主要讲清楚:

    ①等压线的的闭合与中心气压是低压特征,故命名低压

    ②回顾旧知识,标注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,四周的气流向中心旋转,中心的气流向上旋转,故命名气旋。

    ③气旋与天气关系

    ④此天气系统与我国的天气关系。

    典型例子,夏秋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,北方秋季秋高气爽的天气和梅雨伏旱天气,特别要讲清副高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天气联系,这是疑难点。

    突破难点步骤:

    1.学生阅读课本p46的文字

    2.指导学生看地理地图册p5中国地形图,了解有关地理名词位置,如北回归线,长江中下游平原,淮河,华北与东北等。

    3.指导学生看课本p41页,复习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规律。

    4.指导学生看课本p42七月海平面气压图,找出夏威夷高压位置,让学生用笔描绘出它的闭合的等压线,教师提示学生它的西端延伸到了我国东部。教师在图中左侧沿者凸起的点绘出一条虚线及分析特点后,命名为高压脊,指出高压脊也在南北移动,并绘出高压脊附近的风向。然后把此图叠放在中国地图上,指图讲解冷暖气团形成的锋面雨带在高压脊以北的特点。

    5.回归课本p46,讲解梅雨和伏旱的形成原因。

    教师投影另外3种图:北半球反气旋,南半球气旋,南半球反气旋

    小组活动:每小组成员先自己绘制再交流

    学习小结:对本天气系统进行知识的系统化:

    气流状况

    气压

    水平运动

    垂直运动

    影响天气

    实例

    气旋

    低气压

    四周向中心(北逆南顺)

    上升

    阴雨

    台风

    反气旋

    高气压

    中心向外(北顺南逆)

    下沉

    晴朗

    伏旱

    当堂检测:

    一.下面是xx年元月20日8时北半球(大致位于40°n-60°n,90°e-120°w)海洋与陆地气压分布示意图,读图分析回答:

    (1)a地气压名称是___ _____,b地气压名称是___ _____。

    (2)此时c地吹________风,d地吹________风。

    (3)a地中心气流作________运动,常出现________天气。共3页,当前第1页123

    (4)a地地面空气快速移到c地,地面缺乏森林草原,会出现____ ____自然灾

    害。

    (5)abcd四地冬春经常形成这种气压分布。因此,对于c地防御自然灾害最现实的措施____________

    答案:(1)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(2)偏北风西北风(3)下沉晴朗(4)沙尘暴(5)加强植树造林

    二.读下面示意图,回答

    1.根据雨带在i、ⅲ地区的时间,可推知,在一般年份,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:()

    a.4~6月 b.6-7月 c.6~8月 d.5~8月

    2.如在7月以后,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.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()

    a.南旱北涝 b.南北皆旱 c.南涝北旱 d.南北皆涝

    教学评价:

    在教的方面,教师起到了引导解惑的作用,教授的思路脉络清晰;在学的方面,学生通过观察合作动手等方式积极参与课堂学习,面向全体学生;教学效果从检测看是非常不错的,绝大部分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。

    常见天气系统之一-气旋与反气旋系统的教学设计

    教学目标:

    1、知识与技能

    理解气旋与反气旋,高压与低压天气系统的特点和概念辨析。

    气旋型天气系统的特点

    2、过程与方法

    通过简易天气图的阅读,分析气旋与反气旋,高压与低压天气系统的特点。

    3、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

   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,培养学以致用、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。

    教学重点、难点:

    绘制简易气旋与反气旋,高压与低压天气系统图,并分析其特点。

    学习者特征:

    高一新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,可以开展自主学习。

    描写春天的优美句子不带春字

    教学方法及策略:

    自学辅导法,小组合作学习法

    教学媒体:

    版图

    教学实施:

    情景创设:投影图片

    小组观察交流:

    ①台风发生的季节和区域

    ②台风四周的气流如何运动的?为什么?台风眼处的天气特征如何?为什么?

    ③联系已有知识,思考台风会带来什么影响?

    ④阅读课本,把上图中的台风卫星图绘制成简易的示意图。(让2位学生上台绘制)

    教师精讲:

    评析学生绘制在黑板上的示意图(展示分析思路和角度,起到示范作用),主要讲清楚:

    ①等压线的的闭合与中心气压是低压特征,故命名低压

    ②回顾旧知识,标注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,四周的气流向中心旋转,中心的气流向上旋转,故命名气旋。

    ③气旋与天气关系

    ④此天气系统与我国的天气关系。

    典型例子,夏秋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,北方秋季秋高气爽的天气和梅雨伏旱天气,特别要讲清副高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天气联系,这是疑难点。

    突破难点步骤:

    1.学生阅读课本p46的文字

    2.指导学生看地理地图册p5中国地形图,了解有关地理名词位置,如北回归线,长江中下游平原,淮河,华北与东北等。

    3.指导学生看课本p41页,复习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规律。共3页,当前第2页123

    4.指导学生看课本p42七月海平面气压图,找出夏威夷高压位置,让学生用笔描绘出它的闭合的等压线,教师提示学生它的西端延伸到了我国东部。教师在图中左侧沿者凸起的点绘出一条虚线及分析特点后,命名为高压脊,指出高压脊也在南北移动,并绘出高压脊附近的风向。然后把此图叠放在中国地图上,指图讲解冷暖气团形成的锋面雨带在高压脊以北的特点。

    5.回归课本p46,讲解梅雨和伏旱的形成原因。

    教师投影另外3种图:北半球反气旋,南半球气旋,南半球反气旋

    小组活动:每小组成员先自己绘制再交流

    学习小结:对本天气系统进行知识的系统化:

    气流状况

    气压

    水平运动

    垂直运动

    影响天气

    实例

    气旋

    低气压

    四周向中心(北逆南顺)

    上升

    阴雨

    台风

    反气旋

    高气压

    中心向外(北顺南逆)

    下沉

    晴朗

    伏旱

    当堂检测:

    一.下面是xx年元月20日8时北半球(大致位于40°n-60°n,90°e-120°w)海洋与陆地气压分布示意图,读图分析回答:

    (1)a地气压名称是___ _____,b地气压名称是___ _____。

    (2)此时c地吹________风,d地吹________风。

    (3)a地中心气流作________运动,常出现________天气。

    (4)a地地面空气快速移到c地,地面缺乏森林草原,会出现____ ____自然灾

    害。

    (5)abcd四地冬春经常形成这种气压分布。因此,对于c地防御自然灾害最现实的措施____________

    答案:(1)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(2)偏北风西北风(3)下沉晴朗(4)沙尘暴(5)加强植树造林

    二.读下面示意图,回答

    1.根据雨带在i、ⅲ地区的时间,可推知,在一般年份,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:()

    a.4~6月 b.6-7月 c.6~8月 d.5~8月

    2.如在7月以后,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.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()

    a.南旱北涝 b.南北皆旱 c.南涝北旱 d.南北皆涝

    教学评价:

    在教的方面,教师起到了引导解惑的作用,教授的思路脉络清晰;在学的方面,学生通过观察合作动手等方式积极参与课堂学习,面向全体学生;教学效果从检测看是非常不错的,绝大部分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。

    云美范文,一个优质的源码资源平台!
    云美范文 » 常见天气系统之一-气旋与反气旋系统的教学设计(常见天气系统的变化过程)